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前身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数据库研究中心,是中国学术数据库产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公司主要从事数字出版、学术科研资源管理、学术诚信与伦理建设、教育教学辅助、学术大数据应用等业务,是一家服务于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大型高科技集团企业。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在软件开发,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大数据服务,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应用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翻译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区块链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物联网服务,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等领域具有近三十年的行业经验,有着丰富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通过整合国内外优势的科研、学术、教学资源,本年度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与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农业、智能医学、新文科等方向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一、建设目标
在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指导下,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包含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师资培训项目;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三大类型,拟在区块链技术、重大应用关键软件、云计算和大数据、精准医学研究、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支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二、项目内容
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拟设立7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实际支持资金5万元/项。本项目面向高校及相关教师,以教学改革为契机,联合企业、行业等多方力量,将教学过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通过教学模式、考核手段、教学资源的变革,建成能够满足学业评价改革需要的一流学科课程(专业)体系、一流学科课程(知识)体系,健全过程化教学考核、毕业考核质量体系,将信息化技术、方案体系、教学内容推广应用。
2.师资培训项目
拟设立8项师资培训项目,实际支持资金2万元/项。围绕当前的产业技术热点,协助提升一线教师的技术和课程建设水平。企业提供经费和资源,由高校和企业共同组织开展面向教师的技术培训、经验分享、项目研究等工作,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3.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拟设立75项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企业提供基础题库系统、语料库、大数据运算平台、培训考试服务平台、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等硬件、软件环境支持,价值总额20万元/项。建设自然语言处理、学术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智慧应用、学科专业题库建设及应用、学科建设动态监测、毕业设计过程化管理、教学方案建设等领域。自然语言处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本生成、主题分析等研究及教学实践。学术大数据分析:内容包括利用提供的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及配套的基础数据集,构建特定学科领域、研究主题、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发文期刊的学术数据分析结果集,辅助进行大数据分析及精准传播相关的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数据管理与智慧创新:包括智慧校园、智慧教学、智慧图书馆等领域研究与教学实践。学科专业课程题库应用:基于学校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题库等教学资源,结合智慧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包含题库建设、考试平台、组卷系统、阅卷系统、纸质教学资源数字化加工等教学实践项目方向。学科建设动态监测:基于特定学科的科研成果、师资队伍、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基金资助、社会声誉等指标构建动态监测数据集,搭建学科建设动态监测平台,发布图文监测成果。满足实践需求的教学方案建设,混合式在线教学课程设计,或形成有实践价值的改革方案等,建立以科研促教学实践基地,毕业设计全过程化管理体系建设。
三、申报条件
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申报专业不限,致力于教学工作创新和课程体系改革,有望取得创新成果。申报内容可以以现有课程(专业)或计划课程(专业)为基础。成果包括混合式在线教学课程设计,或形成有实践价值的教学改革方案(教改方案需要包含完整的开发资料等),或形成健全的教学课程(专业)知识资源体系。
企业提供经费、师资、技术、平台等,将产业和技术最新进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可共享的教学方案、课程、教材、教学案例、教学知识体系等平台并推广应用,支持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综合改革,赋能高校在双一流背景下建设一流的学科课程、培养一流的师资队伍。
2.师资培训项目
将面向区块链技术、重大应用关键软件、云计算和大数据、精准医学研究、社会事业与公共安全、数字出版、图书情报等领域与高校合作举办师资培训研讨班。围绕当前的产业技术热点,协助提升一线教师的技术和课程建设水平。企业提供经费和资源,由高校和企业共同组织开展面向教师的技术培训、经验分享、项目研究等工作,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围绕移动应用开发、嵌入式与系统软件开发、物联网应用开发等领域开展,重点侧重于成果的应用,支持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综合改革,赋能高校在双一流背景下建设一流的学科课程、培养一流的师资队伍。
3.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围绕当前的产业技术热点,支持高校建设实验室、实践基地、实践教学资源等,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支持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综合改革,赋能高校在双一流背景下建设一流的学科课程、培养一流的师资队伍。
(1)对学科专业人才转型培养具有前瞻意识,优先考虑愿意进行教学创新且办学特色鲜明的全日制本科院校。
(2)提供配套场地,不少于50人的办公场地(120平米以上)与设施,PC设备、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档案管理机柜、会议室等基础设备,符合企业要求、能实现校企联合培养的教学及实践环境。
(3)拥有学科专业课程工作的基础技术平台——学科专业课程实践条件与实践基地云平台,可以在此平台上引入企业真实的动态业务资源,保障学生真正参与学科专业的实际工作。
(4)成立项目小组,明确项目目标,为项目的有效开展运行提供保障,并指派项目负责人,承担管理、协调的各项任务;建立项目汇报制度,配合协调各院系和相关部门,推进项目落实与实施,包括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
(5)参与项目的相关学科专业每届学生不少于50人。
四、建设要求
1.立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各分项建设要求可任选其一)
1.1教学内容建设
(1)教学内容:包括具体的教学科目、教学师资、教学课程、复习题库,以及教学结束后颁发的证书样例;
(2)教学课程:要求提供章、节、知识点的PPT课件。以及PPT课件所参考的书目、论文、网络资源等内容;
(3)练习题库:要求按照教学内容和进度情况,每章节均设计与该章节匹配的习题,并给出参考答案;
(4)成果应用:要求将项目相关的课程、题库、证书整合成可公开、可共享的成果应用平台。
1.2教学方案建设
专注于某门课程、课程群或者专业,基于作业检测(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平台,探索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采用包含但不限于课后作业、大作业、小论文、调研报告、课程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考核方式,提倡两种或多种考试形式,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检测考核,过程考核成绩占比不超过40%,形成有参考和实践价值的教学改革方案。请具体明确该教学方案将是可公开、可共享的。同样地,教改方案需要包含相关的实践资料,不仅限于发表教改论文。
2.立项师资培训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培训方案:包括具体的培训科目、培训师资、培训课程、复习题库,以及培训结束后颁发的培训证书样例;
(2)培训课程:要求提供章、节、知识点的PPT课件。以及PPT课件所参考的书目、论文、网络资源等内容;
(3)练习题库:要求按照教学内容和进度情况,每章节均设计与该章节匹配的习题,并给出参考答案;
(4)成果应用:要求将项目相关的课程、题库、证书整合成可公开、可共享的成果应用平台。
3.立项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不同方向任选其一)
3.1学科专业课程题库平台
(1)建设集学科、专业、课程、题库于一体的实践条件与实践基地云平台——基于WEB或APP考培系统的一流学科专业课程题库平台,可以在此平台上引入企业真实的动态业务资源,保障学生真正参与学科专业的实际工作;
(2)基于WEB或APP考培系统的一流学科专业课程题库平台项目,参研单位不少于20家;
(3)参与项目的相关学科专业每届学生不少于50人,提供实习实训岗位不少于2个。
3.2 培训考试服务及管理平台
(1)基于WEB或APP的考培系统的服务及管理平台,可以在此平台上开发纸质试卷扫描自动生成题库功能、纸质答卷扫描自动判卷及成绩报表功能、主观题自动判分等功能,引入企业真实的动态业务流程,保障学生真正参与平台建设的实际工作;
(2)基于维WEB或APP的考培系统的服务及管理平台,参研单位不少于20家;
(3)参与项目的相关学科专业每届学生不少于50人,提供实习培训岗位不少于2个。
3.3 专业学科考典APP的工具建设
(1)基于专业学科考典APP应用,开发与课程相关的工具内容服务,引入企业真实的动态业务流程,保障学生真正参与平台建设的实际工作;
(2)基于专业学科考典APP的服务及管理平台,参研单位不少于20家;
(3)参与项目的相关学科专业每届学生不少于50人,提供实习培训岗位不少于2个。
3.4数据管理与智慧创新
(1)一流学科资源专题馆:以本校的“一流学科资源建设”为方向,结合本校 “数据资源”以及“中央知识库”,充分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搭建一流学科资源体系。
(2)学术大数据管理:对包含“本地收藏资源、购买授权资源、网络开放资源、OA开放资源、自建资源、商业出版资源”等在内的学术文献资源提供基于“元数据”的集中管理,并对外提供检索、分面聚类、可视化展示等应用,搭建教学及科研所须的“学术大数据管理平台”
(3)学术服务共享:研究并实施以在线化、网络化方式,将本地学术服务链接融入到学术服务社区,实现学术资源出处可检可查,资源获取传递互助,服务应用共享可得。参与搭建“学术服务共享”。
(4)学术大数据中心:全面研究、整理、加工本校相关的“文献数据、用户数据、行为数据”,利用“云计算平台”,对数据进行自动标识、检索统计、权限设置、对外开放,搭建机构自有的“学术大数据中心”。
3.5学术大数据分析
(1)学术数据分析平台构建:基于提供的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及配套的基础文献数据集,进行数据的抽取、筛选、统计,构建包括学科知识库、领域知识库、机构知识库、专家学者库在内的学术数据分析结果数据库,对外提供检索、聚类及可视化展示等应用。
(2)学术大数据精准传播:基于提供的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及配套的基础文献数据集,构建学术期刊分析数据库,结合邮箱等通讯工具,研究并实践学术论文的精准传播。
(3)学科建设情况分析:基于提供的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及配套的基础文献数据集,构建本校及对标机构的学科分析对标平台,研究并实践基于学术数据的机构学科发展情况跟踪及研究趋势分析。
3.6学科建设动态监测
(1)建设方案:基于特定学科师生参与科研项目、论文发表、专利(著作权)授权,以及师资队伍、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博硕授予、交流合作、基金资助、社会声誉等指标构建学科建设动态监测指标数据集。
(2)实践内容:搭建基于学科建设动态监测指标数据集的统计建模、数据挖掘、科学图谱、用户画像、竞合分析的动态监测平台,并定时发布图文监测成果。
(3)成果应用:基于学科建设动态监测成果,调整科研管理及绩效考核方式,提升师生科研及实践能力,建立以科研促教学实践基地。
3.7自然语言与人工智能
(1)提供内容处理、学术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智慧应用、学科分析与人才评价等领域的项目构建方案。
(2)交付内容包括:原型产品、核心算法代码、方案设计、合作论文、合作专利以及学生实习等。
(3)成果应用:将合作项目应用到高校学习和实践中,组建核心创业/创新团队,推动合作项目商业化。
3.8课程(专业)知识资源体系建设
(1)学术资源:以某课程所属的专业为对象,从全球主流数据库和互联网海量信息中梳理相关资源,建立本专业的学术知识资源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最新论文成果、重要期刊、会议预告、科研项目、领域专家、前沿资讯等内容,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源体系。
(2)资源目录:根据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毕业考核要求,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整理出与本专业高度相关的学术期刊列表、专业图书列表和通识图书列表,精准揭示学生的知识需求,辅助探索第二课堂的教学规划。
(3)前沿发现:基于本专业的最新会议成果和国内外的基金申报等内容,挖掘前沿技术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主题,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专业前沿分析报告或主题词表。
(4)应用成果:要求将相关内容整合成可公开、可共享的成果应用平台。
3.9毕业设计过程化管理
(1)建设方案: 系统采用B/S架构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科学合理结合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严格全过程管理。能够通过灵活多变的模块化配置,快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2)实践内容:涉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全部流程,包含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写作、评阅、答辩等各个环节。实现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的无纸化、智能化,便于学校更好地统计和分析毕设工作在不同阶段的执行情况,引导学生有序、高效地完成毕设流程。
(3)成果应用:基于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监测成果,调整毕业设计全过程化管理方式,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的效率,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3.10其他
具有促进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的建设性、创新性方向计划视具体方方案而定。
五、支持办法
拟支持7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8个师资培训项目、75个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周期均从立项日期起为期2年。
1.经费: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拟资助入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提供5万元/项的人民币经费支持;拟资助入选的师资培训项目,提供2万元/项的人民币经费支持;拟资助入选的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软硬件支持价值总额20万元/项。
2.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将为立项项目提供必要的支持。在项目开展的2年期内,保持双向沟通和交流,促进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3.在项目结束之际,进行项目评审。目的是对项目进行总结,巩固建设成果,并为公开共享建设成果给所有学校做准备。
六、申请办法
1.申报者应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http://cxhz.hep.com.cn)注册教师用户,填写申报相关信息,并下载《2021年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书》进行填写。
2.项目申报人须在平台项目申报截止时间前将加盖高校校级主管部门公章的申请书形成PDF格式电子文档(无需提供纸质文档)上传至平台。若有任何疑问,请与企业项目负责人联系。企业项目负责人:邢明扬,电话:023-67882553,邮箱:xingmingyang@vipinfo.com.cn。
3.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将于项目申报结束后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评审,并及时公示入选项目名单。
4.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将与项目申报负责人所在高校签署立项项目协议书。立项项目周期为2年,所有工作应在立项项目协议书约定的项目周期内完成。项目到期后,项目负责人通过项目平台提交结题报告及项目成果,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将对项目进行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