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公告/动态

市场活动

借力京津冀 近百科研机构扎堆东丽

         清华高端装备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这些科技领域中的尖端机构现已扎根天津市东丽区,并将在未来3年内获得近百名“小伙伴”。”

        19日,首届“东丽湖论坛”在天津市东丽区召开,将成为东丽区政府、产业、研究、金融、人才等5个方面的融合平台,促进当地制造业创新、高端化发展。

         转型

         “政产研金才”力托工业创新

         天津市东丽区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该区工业企业累计达到4565家。

         其中,以中国一重、赛瑞机器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34.6亿元,占全部工业总量的58.7%;以丰津汽车传动、丰田合成等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7.6亿元,占全部工业总量的9.7%;以得英特电子、新兴数字电子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4.3亿元,占全部工业总量的5.9%。

         “制造业在东丽区已经成为主导”,19日,东丽区区长杨茂荣在首届“东丽湖”论坛上分析,但目前该区制造业总体仍然处于“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状态,部分行业产能利用不足。

         因此,东丽制造业的转型需要政府职能部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投融资机构以及高层次人才的主体作用,“政产研金才”五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模式,杨茂荣希望,能由此推动东丽区制造业实现转型。

         具体而言,则是“集群发展、园区承载、龙头引领、链式突破”,他说,未来东丽区会把产业集群作为主导模式和重要抓手,以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为支撑,突出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

         对策

         百万千工程 育科技小巨人

         早在2012年,东丽区就已实施了“122计划”,以吸进高端产业、高新技术和高层次人才等科技创新要素聚集,希望用5-7年时间,新引进建立100家市级以上科研院所及研发中心,培育1000家科技小巨人,发展10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日前,东丽区区委书记尚斌义介绍,三年过去,现在该区已经引进建立各类科研机构将近百家,其中大院大所及高校分支机构将近40家(不含原统计中的工程中心、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及研发设计类公司机构),如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院等,培育科技小巨人264家,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5677家。

         大量科研院所聚集,为东丽制造业向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尚斌义希望东丽能在新材料、节能环保设备等领域发力,“2025年时,战略新兴产业GDP能占到地区的80%以上”,按现有比例计算,需要翻一番。

         同时,他也期待着未来东丽能出现本土的知名企业,“力争打造出类似中兴、华为之类的集团。”

         机制

         论坛变平台 定期谈对策

         尚斌义认为,在东丽未来的发展中,政府应做好服务,促进科技要素、智慧成果保护、软硬件的产业化发展,并出台政策解决企业融资扩容问题。

         这需要政府与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人才等保持密切沟通,“2009年以来,陆续组织过以国际花卉、科技金融、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主题论坛活动”,尚斌义说,但这些都未能常态化。

         为统一打造东丽湖科技创新品牌,扩大对外合作能力,东丽区将类似上述活动“打包”为“东丽湖论坛”,并于19日举办了首届讨论。

         据介绍,该论坛将成立组委会,每两周至一个月举办一次,每半年做总体的计划安排。“每期论坛一个主题”,尚斌义说,结合主题的不同,将设置名家讲堂、特色专栏、互动讨论、项目路演、创新创业大赛等板块,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跨界领袖代表、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负责人等对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讨论。

         “为企业、院所、人才、资金之间的结合搭建平台”,尚斌义说,未来的“东丽湖论坛”将促进政府、产业、研究机构、投融资平台和人才五方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推动东丽区工业、科技的快速发展。

         科研院所 未来的路怎么走

         科研机构是否可以企业化?1999年,我省十余家省属科研院所走上改革之路。16年后,我省召开科技创新大会,科技体制改革再成热点

        市场粘合科技经济“两张皮”

         业界对科研体制缺乏活力有一俗称——“两张皮”,意指由于科研机构与市场脱节,科研成果只是“锁在抽屉里的废纸”。这曾是我国科研体制的痼疾。粘合科技与经济“两张皮”,关键在于转化科研成果,方式是市场经营。

         山西省化工研究所是我省一家老牌科研单位,50年历练,旗下塑料助剂、橡胶助剂和聚氨酯弹性体三大科研成果全国闻名,今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1.5亿元。谁曾想到,他们也曾经历上世纪90年代科技体制改革的阵痛,单位从全额事业变差额,再转型为自收自支科技型企业,迫近生死边缘。“那个时候日子难过得要命,每月领取60%的工资,到后来3个月未发一分钱。”现任化工所所长温卫东对那段日子记忆犹新,“但凡有点门路的,都削尖脑袋往外跑。”

         没钱、没市场、没人才,压力山大。市场倒逼,要突围,只能靠创新。他们打开保险柜,把束之高阁的科研成果拿出来,仔细梳理,下定决心走以科研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带动行业技术的路子。他们瞄准市场,以“公司化”经营方式,利用自身存储的科研技术,以聚氨酯产品,打下化工行业半壁江山。不同规格型号近20种不阻塞型聚氨酯筛板国内首创,聚氨酯弧形筛、台阶筛、聚氨酯包覆不锈钢筛网完全取代了国外同类产品。近两年,化工所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尤其重要的是,转制后坚持科研面向市场,通过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每年拿出产业化收入的40%奖励给创新团队,5%投入科研,培养储备研发人才,保障科研正常运转,进入良性循环轨道。该所总工程师程立惠不敢相信,去年,所里给创新团队带头人开出百万年薪。

        创新帮助先走一步的科研院所解决了吃饱饭问题,也让科研人员吃上好饭好菜。